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李艺:
供排水体系,真正健康,关键还在管网。美丽中国,健康城市,核心在管网。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党委书记/总工 张辰:
城市排水系统要树立三段论:包括源头减排设施、排水管渠设施、排涝除险设施。 E20环境平台 首席合伙人 傅涛:
习总书记说人民群众关心的小事就是党关心的天大的事。地下管网问题是制约城市服务均等化、充分化,是保障城市安全、美丽的重要因素,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副院长 王洪臣:
城市建设,管网往往是最后一个,污雨互借成常态。
没有管网的智慧水务不是真正的智慧水务。
北京自来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院院长 顾军农:
给水里面的重要问题也在管网,(自来)水厂达标,管网有漏损、有污染,导致(龙头)水质不合格。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务院资源能源所 所长 王家卓:
城市排水问题:政府不重视,规划不科学,材料不合格,施工不规范,管理不到位,管养不及时。
北京建筑大学 教授 车伍:
(污水)厂提标改造、海绵城市、黑臭水体、综合管廊,哪个脱离了管网,都是脱离了瓶颈问题。
北京市水务局 原局长 程静:
管网缺少发现问题的机制,都是事故性的维护,缺少普查性的维护,建议建立管网普查相关的强制性技术标准。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原副总工 杭世珺:
智慧水务,不光是污水厂的智能化运营,还得加上泵站和管网的联通,在管网的智慧上下功夫,才能将污水厂更好地利用和调配,找到最优的运维效果。
非开挖必须提上议事日程,一定是管网建设和修复的施工方向。
E20环境平台 创始合伙人 张丽珍:
呼吁新管网做出示范工程,参照概念污水厂,可以建设概念管网,进行新理念新案例的示范,逐步专业化、产业化。
上海万朗集团 董事长 樊雪莲: 管道基础数据的收集在智慧水务方面是欠缺的,管道数据不准确,后端信息化投入再多都是有缺陷的,目前国内在管网方面收集基础数据的单位比较少。
安徽国祯环保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总工 李涛:
生态化、智慧化、精细化,最难实现的是标准化,没有管网养护的标准化,大家各干各的,“三化”很难实现。另一个难点,信息化,管网家底不清是因为在施工过程中,数据就没有保留。信息化工作面临数据的碎片化和孤岛效应,所有数据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只有政府可能把数据统一起来,需要行业呼吁政府做好管网的信息化。
E20环境平台 高级合伙人 王立章 :
没有健康的地下水脉,地上的美丽是短暂的。美丽,需要健康来支撑;健康,实质就是高质量。地上高速度需要地下高质量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