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网首页

诗情画意

万里行的五种境界

傅 涛

水业万里行历时九年,始终贯穿万里行有五个关键词:驾车、西部、风情、摄影、水业,分别表征了万里行的五种境界。

现代生活中,几乎每个城市人都驾车。但是在万里行中驾车与在都市道路中的车流穿梭不同。当你持续十余日,在人际稀少的美景与艰苦交替的区域驰骋,你会忘记具体的目标,记住的目标就是前方。那是一种心灵的沉醉,是压力的释放。因此,驾车在万里行的境界中代表着自我的放飞。

九次万里行都在中国的腾黑线(云南腾冲到黑龙江黑河)以西旅行,中国西部国土占一半,人口却不到10%,地貌奇特而丰富,有大漠、草原、雪山、高原、牧场、山林、蓝天、白云、牛羊等自然景观。有最大的落差,高至世界屋脊,也有中国大陆上的最低点。在阿尔金山,你可以在一个视野中同时看到草原、雪山、湖泊和沙漠。地貌之丰富,绝对是世界之最,因此,西部在万里行的境界中代表着大美的亲历。

万里行风情万种。美景中深深滴印刻着文化与历史的烙印,圣庙、神山、古城、宗教、民居、民歌都在数千年的沉淀中吟唱,是中华民族的大熔炉。熔炉中凝聚着不同民族数千年的喜怒哀乐,也因此演绎出不同文化个性的种种风情。在车辆行进的风声中,听到了无数的美好传说和动人的英雄史诗。西部之美在于,他不仅有大海的广阔,还有大海没有的踏实与积淀。许多喜欢大海的人,喜欢在海边闲住看海,而喜欢西部的人则喜欢旅行,就像自古以来的游牧民族,过去是骑马,现在是驾车。因此,风情在万里行的境界中代表文化的旅行。

摄影是万里行的必备内容。因为美我们选择摄影,因为摄影我们更好地发现美、记录美。摄影是对美好的强化,实现瞬间与永恒的统一。因此,摄影在万里行的境界中代表着美好的永恒。

水业是万里行的纽带。万里行的团员都是来自水业的同行,我们因为水而结识,因为水而西行。我们逆水而上,不离不弃,用心相交,不管路在何方,只为与你同行。因此,水业在万里行的境界中代表着相知者同行。

五种境界相连,构成万里行的特有的文化和价值观,因为有文化的支撑,我们可以一起走得很长、很远。

万里行,收获真情与希望的旅行

郝小军

环境污染是当今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负面伴生品。

大自然里,一头头因缺乏食物而不得不在人类居住地的垃圾箱旁边觅食的北极熊,倒死在海滩边全身挂满油污的海鸟,而因栖息地减少灭绝的动植物已经让我们不再揪心,逐渐麻木。地球的未来就如同现时我朝京都的雾霾天气,压抑、没有色彩、丧失希望。

当我看到塔里木沙漠里那绵延百里的护沙林时,不仅感慨最具有震撼力的环境保护的成果居然实现在最恶劣的生存环境里,不管它是军方的战略还是油田的需要。都使得我重新点燃对地球生命的希望。有了人们的努力,地球就不会变成一个荒芜废弃的星球。

而阿尔金山环境自然保护区中沙山上的那一串串藏羚羊、野牦牛的脚印则让我看得心里很踏实,至少还有这么些野生动物安全的生活在这里。这些留在沙山上如外星麦田不解之谜般的脚印似乎诠释着生命的密码。

人定胜天,光从字面上来看,不一定正确,遵循自然的规律,和谐相处才是正道。如果想表达一种积极改造世界的生活态度或人生观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自大到征服大自然,则有点自不量力。尤其是当我们驾驶着最豪华、最先进的越野车走在无人区时感觉更为明显。看似不深的泥坑将车陷入摇摆失控的境地,冲刺而过的沙坡让人手心攥把汗,而美丽野花布满的草原则可能是危机四伏的沼泽,我们直接望而却步。

相比较城市的安逸生活,显得有些艰苦的万里行程有着凝聚真情的天然属性。相互扶持、坦诚相待,是每一位队员的真实表现。在这里,收获的不仅仅是队友般的真情,更有着对环保事业、人类未来的无限希望。

环境从心开始。

阿尔金的野牦牛之谜

车伍

第九期万里行有许许多多令人难忘的情景,阿尔金无人区的野牦牛,就带给了我们一个萦怀脑海、挥之不去的谜。

在海拔四千余米的阿尔金无人区沙丘上,我们最初发现了大量的野牦牛脚印。很快,几个三、五成群的野牦牛先后远远地进入我们的视线,它们从沙丘下的湿地草原逃离,迅速地向沙丘高处跋涉,很明显,他们是在躲避我们。

躲避人类,是所有野生动物的本能。因为距离太远,很难成为我们好的拍摄对象,所以,除了最初的好奇和惊讶,它们并没有引起我们太多的注意,周围还有那么多令我们应接不暇的美景呢!

但他们往沙丘高处艰难奔逃的身影,一直翻越高高的沙山,消失在沙脊上,进入沙漠纵深,身后留下一串串长长的密集脚印,在我的脑海里还是留下了一个大大的疑问,他们为什么不能像当地的野驴、羚羊等动物,生活到大草原的另一侧生存环境更好的大山里去呢?

野牦牛的身影

宽阔草原上的高原羚羊

晚间,在自然保护站,我们遇到了北师大的博士研究生小组,他们不辞艰辛,千里迢迢地进入无人区,开展野牦牛等野生动物的研究。从保护站站长的嘴里,我们还听说,这些野牦牛为什么要千辛万苦地翻越沙山,进入条件恶劣的茫茫沙漠中去憩息,还是一个有待揭开的谜!

在后来的几天里,我一直在回想这个问题,因为很难有机会亲眼见到野牦牛,又是以那样一种独特的方式。慢慢地,我似乎有了自己的答案。

野牦牛选择这样一种令人不可思议的生活(存)方式,应该是环境条件所决定,而且,恰恰是人类自己,对它们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首先,他们如此惧怕人类,是因为遭受过人们的滥杀。听保护站的同志说,即使现在,保护措施越来越好、监控越来越严,但进入冬季,当保护站人员撤离后,还是会有不法之徒进入保护区偷猎,甚至,在没有枪支的情况下,他们会驾驶改装的越野车,用车前安装的铁器撞倒野牦牛…,一幅幅残忍、血腥的画面跃然纸上。后来,还有"内部"人员向我们透露,他们每年可以申请一定的指标,开着越野车,用猎枪射杀一些"老弱病残"的牦牛。

显而易见,与具有快速奔跑能力的野驴、羚羊等野生动物相比,野牦牛在速度上的劣势明显,难以快速地奔越开阔的大草原躲进山里,更容易成为偷猎者袭击的目标。但他们具有更大的"牛劲",相对容易就近翻越沙山。更何况,就在沙山的脚下,便是优质的湿地和肥美的草场,为它们提供充足的水源和食物,而高高的沙山和茫茫沙漠,正好为它们提供了以最快的方式逃离、并形成最好的躲避屏障。

沙丘下丰美的草原和湿地

阿尔金野牦牛憩息地

野牦牛足迹

换句话说,野牦牛、野驴和羚羊都充分地利用了自身和环境条件,发挥了他们自己的比较优势,而选择了完全不同的两个躲避人类的方向,也因而决定了他们这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如果真是这样,这些聪明的野牦牛,其实正是经过与人类长期的打交道过程、不断摸索、并以血和生命的代价,最后寻找到并选择了这样一种不得已、但适合自身条件的艰难却安全的生存方式!

最后,无论保护站和博士们研究的结论是什么,野牦牛之谜是否还有别的更复杂、深奥的原因,我不得而知。只期望,有一天,这些野牦牛能悠闲、幸福地生活在阿尔金大草原,不再惧怕人类,不再惊恐、艰难地往沙漠深处逃避。

水调歌头

陈卫

期盼终启程,穿越阿尔金。

高原无人区,车辙引路行,

祁曼塔格护卫,疾风飘雪相迎,4485争留影。

转瞬天窗开,一面湖水蓝。

骆驼峰,土房子,沙子泉。

沙漠傍着湿地,草甸依雪山。

野牦牛越沙漠,藏野驴转草原,藏羚羊悠闲。

日行四季天,赞生态奇观。

让爱拥抱巴音布鲁克草原

陈卫

又一次奔向天山,再一次走近冰川,翻过高山大峡谷,放眼一片绿色大草原。美丽的巴音布鲁克,在群山怀抱中浪漫抒展,雪山孕育着通天河,天光云影在九曲十八弯中灿烂。

五彩的鲜花自由盛开,白天鹅婀娜舞在湖畔,草原回荡着古老的长调,牧歌中牛羊游走到天边。姑娘摘片白云做嫁衣,小伙儿跨上骏马追云端。浓浓爱意在草原上蔓延,让爱拥抱巴音布鲁克草原!

天边落下最后的夕阳,巴音布鲁克草原宁静安详,美酒欢歌在毡房里流淌,友情凝聚在真诚中闪亮。夜空下与繁星悄悄对话,纯净的心在草原上飞扬,宽广的草原将爱拥在心间,让爱拥抱巴音布鲁克草原~~

《西域赞歌》

赵云飞

沙洲故国,融筑西域风情:

危山塞山,屏障戈壁绿洲,党河汤汤,诉说千年历史;

阳关玉关,锁钥丝绸咽喉,驼铃叮当,吟诵西域春秋。

舜禹秉图,三苗筚路蓝缕,秦汉易代,月乌驱牛驭马,蛮匈武乱,汉武开疆拓土。

乐僔开窟,兼伴千佛始现,法护译经,推摩释道流传,遗书万种,引慨文杰绽墨。

黄沙漫漫,夯使吾辈继力,固黄栏立,定要沙尘伏地!

大漠西域,叹赞千年延续!!

组诗 西 域 行

(纪念---第九届《中国水业万里行》) 

北出长城朔连边,河塞阴沉万里凝。

云日惨淡风沙恶,混沌泱漭天幕遮。 

玉关萧索少人烟,度迹迷沙西行远。

山障连绵屏戈壁,临关日落讶月明。 

大泽深山远不若,为儒为释皆寂寞。

此中乐事难自泊,长使雅士临翰墨。 

狂沙漫道风如剪,岁月峥嵘显今巅。

固沙护边看吾辈,往昔旧貌换新颜。

执着的前行

张立业

塔克拉玛干沙漠

那浩瀚的黄沙犹如凝固宁静了的海洋

阳光下让我们慢慢品读你那如诗的浪漫

行驶在沙漠公路上

我们的车队随坡起伏追风赶日

就如海洋中的海鸥在展翅翱翔

我喜欢沙漠公路边的红柳

坦然接受那默默无闻枯燥一生的安排

落地生根而贫贱不移

给在沙漠公路行驶的车辆带来安全

给枯燥沙漠的带来勃勃生机

我喜欢大漠的胡杨

佩服它那活着千年不死

死后千年不倒

倒后千年不朽

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

更是我们千年的见证者

承载了我们千年的梦想

我喜欢"水业万里行"

它承载着一路撒播环保人理念

成就环保人梦想

傅之德义

涛之长波

更多是我们对未来的憧憬……

共同发起单位
参与单位
声援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