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4日设计制作

宜兴市委常委、环保科技工业园管委会主任朱旭峰:
· 环保产业是一个没有风险的产业。是一个很难做的产业,要做大、做好不容易。
· 环保企业的核心是企业家,企业家的理念和素质。宜兴环保企业的企业家的素质能够再提升一些,宜兴环保企业就不一样。宜兴环保产业发展的重点是企业家队伍的培养。
· 宜兴的环保产业的基础在全国是最好的,具有其他区域不能比拟的产业集聚优势。环保产业如果没有一定的历史积累,环保产业园就不可能建起来。
· 宜兴的环保产业是个自发的体系,一直在自生自灭,政府的主导和引领不够。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要加强研发机构和宜兴环保企业的互动,把外面的优质资源和本地资源整合起来。
· 环科园,未来将提高对环保产业的引领水平和贡献度。政府可以投资参与外资企业的技术引进,等时机成熟时,政府就退出。
· 宜兴环保产业发展的各个阶段是有关联的,未来发展是从制造业起步向服务业提升。政府要根据各个企业的不同需求,来做工作,探讨模式和路径,整体把环保企业做大做强。
· 政府要导演一场环保企业的大戏。
· 制造业不一定要车间,政府要搭平台,重点进行软硬件支持,实现资源整合。宜兴要演一场环保产业发展的大戏。

清华大学环保产业研究所所长、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顾问总编傅涛:
· 环保产业未来的服务模式升级,就是让政府逐渐退出这个市场,政府进行环境服务采购,由企业给政府提供解决方案,形成环境服务业。由一个大的解决方案供应商,一个综合环境服务提供商带动环保产业链上一批不同环节的公司,协同发展。
· 基于宜兴环保产业的基础和优势,未来发展的一个技术路线就是在设备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宜兴环保产业园是个药店,制造企业是生产药的,未来应该将宜兴环科园做成医院,直接可以看病。请不同的大夫坐诊,从宜兴环保企业处抓药。宜兴可以定位为全国乃至世界的环境综合解决方案中心。
· 环保设备制造是宜兴环保产业的立足之本,立足设备,提供解决方案,同时搭建解决方案中心,实现走出去战略,应依托宜兴的环保设备优势,以技术集成为核心,以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园区政府从资金、政策、资源角度参与整合,引导企业制定自己的标准,并且把企业的标准升级为行业标准,让每个优秀的企业都参与其中。
· 解决方案中心的定位,需要把用户端和供给端中间的环节打通,需要宜兴政府引入社会力量和专业化的公司共同参与。要加强宜兴园区包括企业的整体宣传。要跟商务部、环保部、科技部等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充分沟通,争取国家支持。
· 宜兴环保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必须以园区为主导搭建发展平台,以促进行业信息、政策、培训、技术包括一些采购的实现;建立产业联盟等组织,促进本地企业的错位发展,避免企业间恶性竞争,形成协同。

江苏(宜兴)环保产业研究院院长许国栋:
· 宜兴环保产业以制造业为基础,但同时宜兴环保产业也含有相对较强的服务业要素。新时期宜兴的环境服务业发展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逐步发展。
· 现代产业发展过程中,产品的服务化和服务的产品化,是交融的趋势,联系密切。产品制造业,可以远距离实现交易过程,进行远距离产品输送;服务业最显著的特征是,需要跟客户长期紧密在一起,整个过程在一起。另一个重要特征是,以获得客户、维护客户的能力,长期开发客户价值,长期维护客户为主导。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汪诚文:
· 综合环境治理,可以将咨询设计机构,与一线企业等产业链上互补的企业,在设计、工程等方面形成一种互动,而不仅仅是相关企业之间的一种互补。
· 环境服务业,需要一步一步走,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 政府可引导做些区域行业整体市场相关信息的发布,不仅形成市场聚集,也形成市场导向,同时促进企业之间由竞争转为合作。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石磊:
· 按宜兴目前的状况,打造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集散地,是个清晰的定位。各个企业应该在此基础上去寻求自我定位。综合解决方案,应从系统学的角度,需要多领域企业共同参与多家企业共同承担综合解决方案的角色。
· 政府应该在一些相对短板的地方给予产业和企业更多扶持,提供足够的激励措施,不仅是人才和企业家,应给予宜兴每一个参与发展的人足够的激励。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石磊:
· 按宜兴目前的状况,打造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集散地,是个清晰的定位。各个企业应该在此基础上去寻求自我定位。综合解决方案,应从系统学的角度,需要多领域企业共同参与多家企业共同承担综合解决方案的角色。
· 政府应该在一些相对短板的地方给予产业和企业更多扶持,提供足够的激励措施,不仅是人才和企业家,应给予宜兴每一个参与发展的人足够的激励。

中国环境投资联盟理事长王世汶:
· 制造业是需要技术含量的,我国的制造业最多是加工业,距离真正的制造业还有很大差距。宜兴制造业有很大发展空间。宜兴的定位,未来大多数还应是从事制造或再制造基础上附加部分服务业。
· 宜兴企业的发展,不是推销员走出宜兴、市场走出宜兴,而是宜兴企业领导人的脑子要走出宜兴,对接到外部资源。
· 政府应通过机制上的创新,引进资源,包括培训、技术、知识产权等,以机制创新为核心,成为一个服务机构,而不是管理机构。

通用技术咨询顾问有限责任公司董事薛涛:
· 制造和销售网络和信息网络是宜兴的基础和优势,应坚持。
· 企业在未来要考虑将"离岸"发展模式作为战略考略。研发、设计等机构在北京上海等重点城市,制造在宜兴。
· 政府主要应为行业和企业发展搭建更多的平台,使"离岸"模式成为可能,同时提升宜兴环保的品牌文化。

上海济邦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燎:
· 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做综合环境服务商,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产品与管理提升,不要一哄而上进行商业模式改革。
· 政府应考虑用资本的方式强化对行业和企业发展的引导和控制。
· 政策的设计,是多个关联方的博弈。宜兴应有自己的代言人。同时建立行业协会或联盟等交流平台来加强行业企业的协调,形成良性互动,消除恶企业间性竞争。

资深行业专家、中国水网创始人何寿平:
· 宜兴环保产业的问题根本在于政府,政府要起到引导作用,首先对于家门口的污染,要扶持宜兴的企业去研究、治理。
· 环科园的概念要扩大,不仅成为一个地域概念,要成为一个区域概念。

江苏鹏鹞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王洪春:
· 宜兴环保产业,已经开始专业化和领域细分,宜兴的环保产业做的很好,发展要靠宜兴的企业。
· 宜兴环保产业发展,一是要改变观念,不能局限在环科园。宜兴环保产业产值,高塍占了一半。二是要扶持环保企业发展。政府要在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政府应投钱扶持宜兴本地的企业。要充分信任自己的孩子,不能看不起自己。

江苏中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刘旭:
· 宜兴的企业,将总部设在北京,可通过北京的高端的政策资源和人才优势等,与宜兴良好的环保产业基础相结合。
· 应注重前沿、高端的因素,配合以强大的执行队伍和良好的管理。应关注和进行文化的融合、专业的融合,以及管理体系的融合。

艾特克控股集团董事长徐畅:
· 宜兴环保的核心在于装备制造,中国领头企业都需要宜兴的环保装备。
· 中国的制造工艺不比国外差,核心问题在于装备和材料,在于装备和材料的升级。升级和转型,就是低端制造转向高端研发和制造。
· 环科园应强化对企业的制造研发和系统研发服务。鼓励研发机构和企业挂钩,鼓励新产品研发,研发出的产品在宜兴的污水处理厂等免费试用。

江苏新纪元环保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南华:
· 宜兴环保产业,技术方面的能力不错,有近20家国家高新企业, 100多个水处理方面的发明专利。但装备研究很少。政府应从研发平台方面支持企业发展,促进专家理论与企业实践相结合。
· 宜兴环保企业升级与转型的基础以装备业为主,发展研发新型装备。政府应在推广,以及税收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多组织一些联络、交流和推广类活动。

江苏蓝天水集团董事长周强:
· 每个企业都在做冰糖葫芦式营销,但每个企业不可能成为每个产业链条上的专家。需转变为差异化营销。各个链条专业事情由各个专业的公司牵头去做。环科园要做的不是追求企业参与,而是影响企业加盟进入这个差异化营销的架构里。
· 在政府应该协调,一些可能存在竞争的企业形成合作,以要素或者关键点为基础,以互相参股之类形式,形成合作与共赢。

百事德机械(江苏)有限公司销售总经理陶顺生:
· 综合解决方案的思路,很有启发,促进思考,希望可对企业发展有所推进。
· 区域内企业做强了,对区域包括环科园都是一种宣传。本地企业应为宜兴发展做贡献。
· 中国水网和政府应为企业做两件事:一是为企业发展搭建好的平台。二是政府应对环保企业进行减税。

江苏百纳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洪树虎:
· 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概念为宜兴环保产业和企业发展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路。
· 从发展的角度,企业应坚持所选择的道路,进行综合服务提升。
· 宜兴环保企业的恶性竞争不仅压低行业价格,也降低了服务质量,亟需解决和引导。

广东海逸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志勇:
· 所有的经济活动都会产生环保需求。环保不仅是朝阳产业,也是永生的产业。
· 提标改造和严格的执法,以及各地政府考核方式改变,形成倒逼机制,逼着各地众多经济行为与环保挂钩,为环保产业形成动力,环保春天来临。
· 环保产业是政策促进性,以技术切入发展较难,应转型升级。宜兴有良好的环保产业基础,应该升级转型。

广州新之地环保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崑:
· 转型与升级,不是教科书上说的,而是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要有探索精神,敢于实践。
· 企业发展,要对政策有敏感度;要理解行业发展规律,行业最终要解决的是水体问题,而不是污水问题。
· 不要简单地搞研发、搞科技,技术要有前瞻性,要知道某技术未来有什么前途。宜兴本地的产品、技术应该多注重实践并采用示范应用模式。

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副总经理 成卫东:
· 根据对全国43个环保产业园的研究,宜兴是其中做得比较好的,宜兴的企业应该非常有自信。
· 宜兴环保产业"优二进三",重点培养企业家,引入服务及资源平台,符合产业发展趋势,也将提升宜兴环保产业到一个新的高度。
· 中国水网进入宜兴,重点提供五方面服务:提供行业和市场资讯,对企业和产品进行宣传推荐,对环境人力资源提供高端培训,帮企业搭建合作的生态圈层,帮企业进行金融对接等附加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