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青藏
寻找梦中的香巴拉

 

  寻找梦中的香巴拉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人们都把她向往。
那里四季常青,那里鸟语花香;
那里没有痛苦,那里没有忧伤。
她的名字叫香巴拉,传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香巴拉并不遥远,她就是我们的家乡!


  这是一首歌唱到的。"香格里拉"是古代天竺国的梵语,意为和平、安乐,在藏语中叫"香巴拉","香巴拉"是世人日夜向往和追寻的"世外桃源",是"北方的极乐世界"。


  藏文史籍对于香巴拉的记载很详细,传说香巴拉位于雪山中央的西端,圆形如同莲瓣,周围被雪山环抱,从白雪皑皑的山顶到山脚下的森林,生长着各种鲜花和药草,大小湖泊星罗棋布,青草茂盛,绿树成荫,有许多修行圣地。其中央耸立着富丽堂皇的迦罗波王宫殿,宫殿中央是各种王的寝宫宝座,王们拥有许多大臣和军队,可以乘骑的狮子、大象、骏马无数。这里物产丰富,人民安居乐业,从王臣权贵到庶民百姓都虔信佛法,供奉三宝…,其中心首府是迦拉波城。 传说香巴拉国的首领是金刚手恰那多杰的化身,从绕登o加贝智巴(妙吉祥称)算起共有二十五代国王,他们掌管着九百六十万个域帮组成的幸福王国。按照藏传佛教的教义,只有受《时轮经》灌顶的人才能到达那里,六世班禅大师也曾写出了《香巴拉王国指南》。


  这里没有贫穷,也没有困苦;没有疾病,也没有死亡;没有嫉恨与仇杀,也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这里鲜花常开,湖水常绿,甜蜜的果实总挂在枝头,这里遍地是黄金,满山是宝石。在香巴拉人的寿命以千年来计算,想活多少年,就可以活多少年。


  传说,在恒河之沙不可计数的无量劫以前,释迦牟尼在竹园林中由众阿罗汉围线静坐,忽然他的眉间白毫毛放射出一道彩虹般的五色光芒,射到北方雪域。释迦牟尼微笑而道:"北方雪域是三世佛都未曾教化过的地方,是布满魔怪的边荒。将来,佛教会像太阳升起一样在那里弘扬光大,雪域有情众生将走上获得解脱的菩提之道。这个调伏边地的善业者就是圣者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在佛前发下了一个伟大的誓愿:"尽我开寿,遍度一切雪域众生",立下誓愿后,观世音菩萨就来到北方雪域,应现各种神通,悲智双运地来度脱雪域众生。经过无量劫以后,他所度的众生已像恒河沙一样多得无法计算。但是,他环顾雪域众生,看到生者无量,又因为愚痴堕落,受各种痛苦;而正在造恶业的众生也是无量无边,如此轮顺下去,众生的痛苦将永远不能断绝,而众生也就永远不能度尺。当观世间菩萨为雪域为雪域众生沉沦轮回之苦而感到忧伤时,两滴泪珠从眼睛里掉了下来。由于得到诸佛的加持,两滴泪珠在落地之前变成了两尊度母。一尊度母现绿色称绿度母,一尊度母即白度母。

  这是多么美丽的传说!一滴观世音慈悲的泪珠,变成一尊慈悲的绿度母。谁会知道在这个美丽的传说背后,还蕴藏着一个更为美好圣洁的传说呢?一个关于"香巴拉"的传说诞生了。


  雪域的救主观世音菩萨携佛法之宝六字真言重临雪域之时,一座人间福地在雪域最隐密的地方出现了。佛经将之命名为"香巴拉",意为"心中的日月","日"代表法力无边的释迦牟尼佛,"月"代表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


  关于"香巴拉"的神话、传说和故事,像谜一样吸引着千千万万的信徒香客,世人不断攀越雪域的冰山雪岭,寻找着这片神秘而陌生的世界。

  真正的香巴拉在哪里?其实,在藏经里,无论藏经赋予其多大的神秘性,它实际上只是作为藏传佛教的最高理想--"净土"而存在。净土是指菩提修成的清净之所,为佛陀居住之地,香巴拉是无量永劫、积功积德的庄严世界。藏经中有一个故事,曾有一年轻人历尽千山万水寻找这块理想的国,之后来到一位老者修行的山洞,老者问他要去何方?


  他说:"寻找香巴拉。"
  老者对他说:"你不用去远方,香巴拉就在你心中。"


    大慈大悲千手千眼观音、白度母、绿度母都是藏族唐卡里的主要内容,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唐卡里的香巴拉坛城。离开拉萨的时候,我特意来到八廓街的一家唐卡店,购买了一幅著名唐卡画师的作品,画面内容就是香巴拉坛城。离开后,西藏的感觉渐渐被琐碎平淡的日常生活冲的越来越遥远而不可及。好多次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常常会审视着这幅唐卡里的香巴拉坛城,那个让我魂牵梦绕,让我能在漆黑的夜晚和孤独的荒旅中审视内心的地方。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