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青藏
在藏式小酒馆里偷闲

 

  我悠闲地坐在小酒馆的二层阳台,看着夕阳中楼下的大昭寺广场。


  这是进藏后的第四天,这是第一次到藏式餐馆就餐。这家名叫"刚吉"的藏式小酒馆就位于大昭寺广场旁边。老板娘是一位淳朴的藏族中年妇女,服务员是几位藏族少女,没事的时候就躲在廊柱后一边偷看客人一边叽叽喳喳,你如果跟她们搭讪说话,她们脸上会有一抹红晕。


  酒馆的面积不大,二层露台约可以容纳近50人就餐。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肤色的游客,聚集在这并不宽敞的空间中,惬意地享受悠闲与自在。在这样的藏式小酒馆,既可以喝到地道的酥油茶,也能品尝到醇正的爱尔兰咖啡。也许正是这种中西结合的方式,使得不同文化的人能够同居屋檐下。人们似乎变得更容易相处。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彼此交流着旅行途中的快乐与辛苦,不同的文化背景,在这里相互碰撞后变得随意、自然和亲切。在这里感悟更多的是一种平和的生活方式。


  放眼外面,大昭寺的金顶沐浴在夕阳的余辉中,更增添了神秘气氛,更显得巍峨壮观。紧闭的正门前,永远挤满了磕等身长头的藏民。我看见一个年幼的孩子在母亲身边响亮地哭泣,而他的母亲只是心无旁骛地把身体一次次俯向砖石的地面。地面早已被无数身体打磨得光滑无比。 夕阳的余晖洒落到转经老妇的白发上,如同诸神金色的微笑,映照出一张黝黑的脸,虔诚的表情令我至今无法形容。每一个到过西藏的内地人,无不会被他们虔诚的信仰深深打动,也正因为有了那种执着的追求,他们才能在如此艰险的地方扎根生活,才能在外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时却不为所动依旧故我,也正因为有了善良而执着的藏族人,青藏高原这片古老而年青的土地才具有她最动人的魅力!而我们,自认为文明世界里的人们,缺少的好象就是这些。 我没有对宗教的信仰,但是我尊敬有宗教信仰的人。


  大昭寺的旁边是著名的八廓街,到处是卖宝石、项链、藏刀、服饰、唐卡,还有那么多的藏族工艺品。这些工艺品大多是铜制、铁制,酥油灯座、香座、香炉、铜碗、佛像、修行碗…,表面大多残留着黝黑的酥油,它们让我着迷,让我疯狂,让我几乎有将口袋里的钱全部掏出来的冲动。青藏铁路的开通,无疑象打开了一个神秘的宝库大门,我很难想象日趋发达的旅游对这座城市和这个民族到底是带来了幸福还是灾难,我也很难想象,在两年、三年后旧地来游,街上是怎样的一幅场景,八廓街还能买到几件藏民用具真品。我想带走的是这些精美工艺品里蕴涵的一个民族的风俗、文化、历史积淀,也许在北京的书房里静夜点上一枝烟,细细端详着这些用具,品味那份说不出的感觉,那是一种享受。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