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主要观点
|
◆ 水务行业的产业结构开始发生变化;施工环节与技术集成环节走向市场;
|
◆ 产业重心开始向运营业靠拢,但是运营业不是孤立的; |
◆ 产业的核心是专业运营服务商,其受各方面控制; |
◆ 传统自来水公司的出路之一是把资产留给政府,转换成专业运营公司;出路之二是合资形式;出路之三是转变成当地特许经营公司,在经营权上包括员工持股的形式,但不能让其拥有产权。 |
◆ 城市政府首先选择的是自己的战略,在经营层面上如果想提高效率应该选择有运营经验的战略投资主体而不是财务投资人;如果在中心城市想成为投资人的前提下选择的应该是财务投资人。 |
◆ 水务行业的竞争在于资源性的竞争而不是产品竞争,目前这种资源性的竞争是不平等的竞争。
|
◆ 当一部分市场开放,当出现投资人后,竞争资源时取决于政府的态度。
|
◆ 企业想走向市场、长远发展必须有自己的发展战略。
|
◆ 民营企业的发展都是通过自己的原始积累,从工程公司转型的公司介入投资领域需要一个过程,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能力,选择项目时需要结合自身的特点。与大的投资集团公司不同的是所选择的项目基本上是绝对控股。
|
◆ 企业要明确并适应客观环境,但也可以影响客观环境。
|
◆ 在市场化的进程中,必须明确各个主体的诉求。
|
◆ 能否不市场化?怎样市场化?市场化的结果是什么?只有对这些问题深刻了解后,企业才能明确自身的需求,制定不同的战略,才能对整个水务行业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
◆ 水务产业市场化的进程不可阻挡,水务产业的特色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产业。
|
◆ 企业不能单追求经济效应,还应追求社会效应,得将服务提升上去。
|
◆ 深化企业改革,深化国有供排水企业改革,也包括深化政府职能上的改革,不求所有,但求所在。
|
◆ 尹德川 (大中华环境保护公司董事长)
|
◆ 从整个水业的产业链条来看,专业的水务运营商属于末端服务。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就要考虑效率的提升,这对专业运营商的要求很高。运营商并没有把自己界定在简单的运营上,而是把自己提升成市场管理的运营。运营商试图通过给政府和投资商提供服务,将自己的业务延伸到产业链条上游的项目评估、代建上面去。尽管定位为末端服务商,还希望能向上游延伸,成为资产管理者
|
◆和国外金融机构的交流也在确定运营商的地位。
|
◆目前水务运营商考虑的是怎样提供更好的服务,还有就是如何看待运营的价值、管理的价值。现在政府和社会在这方面的认可和认知都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社会在污水处理方面的支付会比较快地、大幅度地提高,在发达地区已经能看到这样的特征。未来在污水处理方面,第一位的需求还是更好的服务,运营商要考虑如何提更好的服务。
|
◆从这几年的水务竞争来看,大家都认同水是一种资源,竞争者都在争抢这种资源。垄断了这种资源,而资源的定价权是不能垄断的,要考虑获得资源后的回报问题。
|
◆国家开发银行在拓展水方面的业务。和建设部签定了协定,给基础设施500个亿的贷款。在贷款方面,政策在放宽。开发行内部发了关于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项目的贷款指导意见,将借款人拓宽,既包括有政府背景的国企,也包括各类企业,如民企。
|
◆中介机构是水务产业链条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现在有很多中介机构介入到公用事业的改革中来是好事,但是要规范自己的行为,不能恶性竞争。
|
◆南水北调耗费巨大,可以考虑水资源应用的多种途径,如海水淡化。 |
◆应该象荷兰那样成立一个水委,统筹所有的厉害关系。在公用事业领域,专家学者和NGO组织等应该鞭策政府。 |
◆做BOT项目,应该连污泥项目也一起做。
|
◆在公益性行业中,应该有一种公正的情怀。水业的下一步的发展要整合,要根据环境的需求来整合。
|
◆多元化对这个行业的企业来说更合适。
|
◆水业企业虽然也是赢利为目的,但是对当前日益恶化的环境有一种救助的力量,它们在客观上展示了自己的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