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至"十二五"思路转变:

"十一五"期间,我国加大了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有力地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市场需求,环保产业总体规模迅速扩大,产业领域不断拓展,产业水平明显提升。但总体上,我国环保技术产业总体技术水平仍然较低,关键技术与设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与设备,部分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 >>>更多

水专项产业化需求:

1. 我国环境污染的严峻性决定了环保产业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建设"两型社会"、实现"十二五"主要污染物约束性减排等目标任务为发展环保产业提供了现实需求。但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需要,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更多

产业化顶层设计思路:

围绕实现水专项目标来设计;围绕水污染治理与效益并重的原则来设计;围绕培育环保... >>>更多

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只有转变为新型的生产方式和产业,才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必须把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作为"十二五"时期科技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 — — —温家宝>>>更多

要强化系统集成机制、统筹协调机制和产学研用结合机制,创新多元化科技投入,强化企业主体地位,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抓手,集中优势力量联合攻关,不断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

— — — —刘延东>>>更多

新 闻

作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之一,"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简称水专项,下同)涵盖6个主题、33个项目、总计238个课题,实施周期长达13年。"十一五"期间总投资112.66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45.43亿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环境领域最大的科研项目。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在水专项"十二五"实施计划编制启动会上曾指出,专项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中,产学研用结合机制尚未完善是主要问题。从课题承担单位情况来看,企业参与的程度仍然较低,距离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培育战略性产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企业对水专项产业化顶层设计框架有何建议?如何让优秀的产业主体实现与水专项项目的衔接?如何提高水专项在产业领域的显示度?国家水专项中产业化的课题选择思路?

以此话题为核心,5月15日,由中国水网、水专项管理办公室、清华大学环保产业政策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三十九期战略沙龙以"重大专项信息产业化提升"为主题在中国水网召开。>>>>更多

嘉 宾 观 点

水专项办公室:

王明良认为: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应积极参与到水专项开放的平台中来。而企业参与水专项重要切入点即产业化。他还介绍到,"十二五"水专项实施目标为减负轻负,将"十一五"以主题为主的设计思路转化为以流域为统筹的设计思路。围绕十大流域开展生态治理工作。企业要参与水专项,应将业务主体"接地气"落到某个重点流域中去。
徐成指出:产业化设计过去以专家设计为主,企业参与较少,设计结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而且设计程序复杂,对企业的吸引力不够。从出发点上脱离市场,和市场结合不紧密。"十二五"在产业化方面,是建立大企业联盟推动产业化实施。他认为,水专项产业化,非一般意义上的环保产业化。它是要为水专项总体目标服务,符合产业化一般要求的同时和流域水质改善相结合。目前从设计或是产业化模式都处在探索阶段。

主题专家组:

王凯军认为: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应积极参与到水专项开放的平台中来。而企业参与水专项重要切入点即产业化。他还介绍到,"十二五"水专项实施目标为减负轻负,将"十一五"以主题为主的设计思路转化为以流域为统筹的设计思路。围绕十大流域开展生态治理工作。企业要参与水专项,应将业务主体"接地气"落到某个重点流域中去。

企业嘉宾观点:

1、推行物联网是十分有必要的,水务需要统一、有效的管理,以明确每家水务公司在整体流程中所处状态,从而提高管理效率。

2、水专项的开展要重视地下水课题,开展地下水污染情况调查。

3、知名企业实力强劲,只是资源有限,如果能将资源和决策思路相结合,将会得到很好的方案。

4、产业化是规模技术。技术市场的需要就是所谓的环境合同服务,政府治理环境需要引进专门的技术基层或整套解决方案。

5、真正接触市场的是能够作为资源平台、能汇集各方面的社会关系的商务平台,它可能作为综合环境服务商,具有资源综合利用的能力。在水专项中,支持产业化的模式也是很重要的,如何把工艺及其核心设备结合起来,并摸索参数及商务模式是非常重要的。

蓝皮书

一、水专项总体概况

二、水专项产业化思路调整

三、企业主体在水专项中的优势体现

四、企业如何参与水专项

五、水专项产业化未来发展和走向

"十二五"产业化课题设置情况

结语:"十二五"产业化目标

实现水专项化工、冶金、制药、造纸、纺织五个重点行业的关键技术突破和技术集成,并实现关键设备的系列化、标准化;

紧紧围绕重点流域的需求,重点解决湖泊水华、底泥和水葫芦等处理与资源化关键技术;

结合"十二五"环保重点工作,形成面源、畜禽养殖废弃物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和环境监测成套装备的产业化;

促进环保现代服务业,建立流域水环境治理和自动监控系统社会化服务体系。

引导和培育5家以上新型环保产学研联盟或产业化基地,形成环保产业产值3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