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污染已成主要矛盾 环保部技术政策出台前的专会

我国94万多个农村、9万多个乡镇因经济、地理等要素各具环境问题,但总体形式严峻。生活污水、化肥污染加之缺少水处理设施等使我国农村(村镇)的环境问题错综复杂,治理难题较城镇环境治理尤为突出;在农村,畜禽粪便的排放量远远要大于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畜禽养殖业已经成为农村水体的最大污染源。据相关部门预测,3~5年后,畜禽粪便污染将超过化肥、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成为农业环境的最大污染来源。目前,在湖南和河南的一些农村地区,主要的污染源并非是工业,而是农业。太湖污染的很大一部分也源于农业污染。在安徽一些农村地区,养猪的数量大,而猪粪便成分复杂,当地又缺少处理设施,直接造成了水体污染;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每年产生各类作物秸秆约7亿吨,其中有约50%未得到有效处理和利用,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还由于大量秸秆的露天焚烧,导致严重的大气污染并引发火灾和影响高速公路与民航的运行安全。秸秆的处理与利用已成为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但由于缺乏经济可行的技术,秸秆禁烧和规模化利用问题一时难以解决。

为了更好地指导我国村镇环境污染防治,配合农村(村镇)生活污染防治、养殖畜禽粪便污染防治、农业废弃物污染防治等技术政策、最佳可行技术和工程规范等系列文件的编制,国家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主办、清华大学和中国水网承办的“环保部农村(村镇)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于2009年5月7日、8日在北京新大都举行。下为8日上午分会—“畜禽养殖处理技术研讨会”发言人发言内容简介。 详情查看>>

林聪(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教授):目前养殖场的主要处理工艺是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污水土地处理以及厌氧—好氧生物处理三种处理方法,面对养殖场的生产工艺,现在大多数采用干清粪,理论上讲在减量化方面已经改善很多,但实际上由于高浓度有机废物,对水、空气、土壤的污染非常严重。

沼气工程适用于高浓度有机粪污水:厌氧发酵能量转化率高,有机物去除率高达80%-90%;发酵过程无需能耗,运行费用低;发酵过程产出沼气—清洁能源;产生污泥量少;具有降解某些难降解物质和有毒有机物的能力;可以申请CDM项目。三诏的应用:沼气—已经开始注重集中供气系统的建设,利用增压和减压调节装置,通过输送管道将沼气配送到农户,形成了供气管网,并向农民供应沼气,解决生活燃料问题;发电—我国自产单燃料沼气发电机技术越来越成熟,能源短缺的现实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完善,使沼气发电已经成为沼气工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沼渣液—沼肥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已被广泛用作基肥和无土育苗基质,果园和蔬菜大棚有机肥灌溉施用,并作为固体有机肥进入市场销售。

沼气工程产品方案:以产气为主:沼气热能利用(方式)、沼气发电(需求和用途)、沼渣液的利用(土地承载力);以肥料为主:固体有机肥(品种、市场)、鲜粪外售(需求)、少量沼气(利用方式);以污水达标排放为主:少量沼气(能量)、肥料生产(品种、市场)、污水处理(处理方式、排放标准)。

王家廉(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委员会 秘书长):我国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的政策走向:首先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是,解决个体农户、畜禽散养户和小型畜禽养殖场缺乏必要的财力建设污染治理设施并支付运行费的问题。其次,要化解大中型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产生的沼气和沼液无法得到农田就地全部消纳的推广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技术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此,未来的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技术的政策走向应体现以下内容。1、建议国务院制订并发布《振兴畜禽养殖业发展计划》,规划我国建立和发展现代畜禽养殖业的技术纲领;2、建议各级人民政府、各大中型城市,科学规划本地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选址和布局,并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3、鼓励科学育种、科学饲养,倡导改善食品品质和注重食品安全,在畜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综合利用;4、建议调整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规模等级的划分标准,鼓励发展超大型畜禽养殖工厂,以利于动物粪尿、沼渣、圈舍废弃物制肥的规模化,并提高沼气、沼液的综合利用水平和科技含量,以及高端应用;5、积极开发适合不同规模的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技术,力争做到污染物零排放和污染物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农肥和能源;6、研究积极的环境经济政策,促进畜禽养殖业污染控制水平的提高;应针对数量巨大的畜禽散养户和中小型畜禽养殖场,提出解决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与运营的投融资政策和促进产业升级的关停并转政策;7、结合我国的生态承载力,适度控制畜牧业和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规模,科学配置国民膳食和营养需要的肉、蛋、奶、水产的消耗水平;8、研究制订来源于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与综合利用的新能源发展政策。包括:沼气发电并网的政策、沼气并入城镇燃气管网的政策、农田有机肥的市场开拓政策,等。9、建议的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编制纲要:一、总则;二、目标与原则;三、清洁养殖业;四、污染物的收集;五、污染物的处理;六、污染物的能源利用;七、污染物的农田利用;八、二次污染防治;

李季(中国农业大学 教授):欧美养殖场污染控制:欧洲议会(EC)No1774/2002规定动物副产品的健康法案:一般情况下未处理的粪便禁止贸易;加工后动物粪便或其产品应来自一正规工厂,一个被政府机构认定的沼气场或堆肥厂;加工后的产品应不产生污染、二次感染及堆放,应储存在密封的或绝缘的容器内或合适的密封包装中(塑料袋或大包装)。荷兰氨及粪肥处理成本(欧元):屠宰猪的平均市场价值为112.5元、平均成本108.9元;养殖猪的平均市场价值346.5元、平均成本335.4元。每头猪饲养1年的环境成本:目前措施(运输、储存...)20-30元;空气清洗(NH3、灰尘)8-10元;粪物处理(通风、厌氧生物消化、固相分离和堆肥)25-35元。

欧洲堆肥趋向:大型堆肥场集中于垃圾处理,农场堆肥趋向于小型堆肥;规模化养殖业发展受阻;综合处理(废水+固废;沼气+堆肥)是发展方向;有机农业发展迅速及对有机肥的需求增加。英国标准所已于2002年制定出堆肥标准,由其堆肥协会认定,并使用相应商标。

黄武(浙江省农村能源办公室 高级工程师):为加快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净化治理新技术和方法的应用,切实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状况,从2005年起浙江省组织实施“百万农户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2005-2007年各级投入项目建设资金24384.2万元,完成了1704个(其中省级示范580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治理。2008年,重点在列入新一轮“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年度整治计划的3500个待整治村(其中宁波500个)和1000个提升村中,加大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技术的推广。据统计,2008年全省在1013个村推广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技术,建设净化沼气池容25万多立方米,新增年污水处理量2880万吨,受益农户20万户。全省已在5250个村建设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累计推广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容积达157万立方米,年可处理生活污水1.8亿吨,年减排COD5.8万吨,受益农户达120万多户。

浙江省2009年主要目标:开展规模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建设,新增各类沼气工程池容10万立方米;重点在欠发达和分散养殖集中地区,与农村“改厨、改厕、改圈”相结合,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池1.8万户、建成沼气服务网点500个;加大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技术推广,新建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15万立方米;抓好“强龙兴农”生态家园富民行动示范村和“猪-沼-作物”生态农业示范点建设;加快太阳能光热光电应用,推广太阳能热水器30万平方米;不断扩大农村沼气、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应用领域,全省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62%。

蔡昌达(杭州能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山东民和牧业3MW集中型沼气发电工程介绍:集中处理23家养殖场粪便沼气发电厂:1、存栏种鸡130万羽,肉鸡370万羽;2、鸡粪资源量:500t/d,TS 20%;3、工程规模:3,200 m3厌氧罐×8座;4、设计沼气产量:1,000万m3/年(30,000 m3/d);5、设计发电量:2,000万kW·h/年(60,000 kW·h/d);6、年产有机肥:沼肥30万吨,供果园、葡萄基地;7、年减排温室气体:67,000tCO2当量;8、现该项目已并网发电。建设规模:预处理部分:6,000m3集水池1座、2,000m3水解池2座、3,20m3厌氧罐8座、2,000m3二次发酵罐1座、生物脱硫塔2座、2,150m3双膜干式贮气柜1座、1,064kW发电机组3台、余热利用装置3套、50,000m3沼液贮存池1座。

热、电、肥联产,零排放模式:发电效率为38%,余热利用效率为42%。冬季利用发电机余热增温,38℃中温发酵,无需外加热源。TS8%:冬季余热90%用于厌氧罐增温;TS10%:冬季余热70%用于厌氧罐增温;TS12%:冬季余热50%用于厌氧罐增温。多余热量还可用于蔬菜大棚的供暖。夏季利用余热烘干沼渣;沼液、沼渣全部用于有机肥料,实现零排放。甲烷全部有效利用,实现甲烷气零泄漏。

胡炜铭(道恒环保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道恒设备的主要特点(对比沼气处理):1.处理快速,零排放:全部粪水经24小时好氧快速发酵,彻底转化为高效有机液肥,无污染物排放,符合环保要求。2.粪水资源效益化:粪水100%转化为高效有机液肥后,可回收利用,推向市场创造效益,彻底解决了养殖场为治理粪水有投入、无产出的大问题,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3.缩量无害化:在光合生物菌高温发酵及设备排气作用下,可使粪水缩量约30%,在高温微生物作用下经过12-24小时高温(50-60℃)发酵,杀灭有害菌和病原体、寄生虫,消除恶臭味。4.占地小,操作简单:与传统的工艺相比,占地大大节省,操作简单、维修方便,一次培养微生物,可长期运行,平时只需添加少量微生物以增加活性及肥效。5. 产业化: 设备工厂化生产,时代感强,一次安装到位。

工作原理:利用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排放的粪水,经简单杂质分离后,使用能自体培养的光合菌PTB和嗜热性消化菌GE,使粪水在好氧环境中快速高温发酵,12-24小时内除臭并杀死有害微生物、寄生虫,生产出高效有机液肥。

陈永明(福建洛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总经理):

在农村,畜禽粪便的排放量远远要大于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畜禽养殖业已经成为农村水体的最大污染源。据相关部门预测,3~5年后,畜禽粪便污染将超过化肥、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成为农业环境的最大污染来源。2009年5月8日由环保部科技标准司主办,清华大学和中国水网承办的“环保部农村(村镇)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上,来自福建洛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陈永明介绍了“洛东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殖技术”。

以莆田优利可公司猪场为例,2005年以前因排出猪粪尿量大,仅靠自身的果园消纳难以承受,且污染比较严重;安装沼气和污水处理设备费用高且处理不彻底。所谓零排放技术即定位在废弃物的排放上面,以猪排的粪尿为生物垫料,而猪一直在养且猪肉品质非常好,在生物垫料中添加谷壳、锯末、米糠、酵素等,经科学管理两三年后(具体时间与生物垫料的材质有关)可作有机肥或者农民的改良土壤。经过纳豆菌为主的微生物及其相关的霉分解作用,猪粪中营养成分被微生物利用,其中的纤维素和矿物质转化为垫料的组成部分,发酵床产生高温将多余的水分蒸发掉。整个系统中最重要的就是垫料,目前垫料是由谷壳、锯末按一定的比例调节水分,进行搅拌发酵到一定程度以后将其铺开,形成饲养猪的有机生物发酵床,猪在上面饲养,通过科学管理且等猪出栏后还要进行调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