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水网  
 2008-11-03制作
  第二十二期战略沙龙主页
  嘉宾风采
  精彩瞬间集锦
精彩观点
蓝皮书

专题列表
 
面向未来的中国水资源创新机制

  2008年11月1日下午,由清华大学环境系、中国水网以及IBM中国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十二次水业高级战略沙龙暨全球创新展望(GIO)沙龙在清华大学环境节能楼的二楼会议室里顺利进行。政府、企业、学界三方代表就我国的水资源创新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我们一谈到水资源,就会冒出这样的论点:中国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十三个国家之一。这个论点构成了中国许多水利工程的理论基础,比如长江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大西线调水工程等等。其实中国并不缺水,从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来看,中国和德国的情况基本一致。错误的理念,错误的水资源计算,导致了人们形成缺水的论点。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战略成为关键所在。

  在此次沙龙上,清华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博士提出了基于水质的水资源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水质经济学”的理念,得到了与会人士的一致赞同。傅涛博士指出,解决中国水资源问题的关键在于水质的控制,水资源属于国家,水资源的取用并非是简单的消耗,而是一个“有借有还”的过程,如果能够最大限度的进行人工净化,水资源再生的时空尺度可以缩短,水资源可以多次重复使用。他还提出了基于“水质经济学”的再生水战略,他认为,从资源战略上理解的再生水是一种水资源社会循环理念的重大变革,理论上讲,只要满足一定的流域水资源总量要求,再生水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水资源使用的次数。再生水战略实际是新的水资源系统的构建,是涉及流域协调、资源调配的新体系,是一场对传统水资源规划体系的战略性提升和革命。污水回用与再生水不是一个层次的概念。再生水是一种增加有效总量的措施,而污水回用(包括中水利用)实际是一种降低需求的措施。   

  在水资源管理方面颇有研究的吴季松教授指出,有效利用水资源,最重要的是节水。他还提出了对水资源有效管理的十个手段:一是制定节水标准;二是修复生态;三是统一管理;四是调整产业结构;五是明确水权;六是合理制定水价;七是重视中水回用;八是有限调水;九是海水淡化;十是循环的水产业体系。

  北京市水务局局长程静认为,破解水资源紧缺的方法就是建立一个循环水务体系,他提倡“一水三用”,并指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政府应提出新观点、新政策以及经济手段,适时提出一些与地区发展相符的水观点。   

  与会人士一致认为,水资源问题不是量的问题,是质的问题,目前我国在水质与水量的研究方面滞后,水资源的有效利用需要从技术与理论上去突破,水行业需要新的发展思路。本次沙龙可说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行了一次三方的头脑风暴,为业界带来了新鲜的想法。   

  最后,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总裁钱大群总结说,今天在全世界,尤其是东南亚、非洲,水资源所面临的挑战与机会是最大的一年,因此,此次沙龙的召开对全球的水资源具有很大的意义。他还表示,水资源不仅关系经济民生,对国家战略也有很大的挑战。他最后表示,中国的水资源即面临着挑战,但也面临着很好的机会。   

  会议在热烈的氛围中持续了五个多小时,与会嘉宾纷纷表达了各自观点。在会议结束时,各位嘉宾还意犹未尽。   

  参会嘉宾:北京市水务局局长程静、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石玉波、环保部科技司处长王开宇、深圳市人民政府水务局处长段洪雷、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博士、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总裁钱大群、IBM中国研究院院长李实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吴季松博士、中国水网总经理张丽珍、北控水务副总经理侯峰、通用技术咨询顾问有限责任公司董事薛涛、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系统所主任杜鹏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周宏春、国浩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卫东、北京大学流域综合管理研究中心秘书长杨小柳、深水集团原董事长梁相钦、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文剑平、北京水源保护基金会秘书长王海滨、亚洲开发银行高级项目官员牛志明、桑德集团副总裁王志立、伊普国际CEO李力、IBM大中华区企划传播部总经理徐斯霖、中国水务投资公司副总经济师陈德平、上海济邦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燎、中环保水务总经理助理柴新莉。

   
中国水网www.h2o-china.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