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的分类 |
◎按功能分 |
反应型:控制反应物的输入或生 成物的输出
分离型:以分离为主要目的 |
◎按来源分 |
天然型:天然物质改性或再生
合成型:无机膜
有机膜
无机-有机复合膜
|
◎按形状分 |
管式膜
板式膜
中空纤维膜
蜂窝状膜
|
◎按作用机理分 |
吸附性膜
扩散性膜
离子交换膜
反应性膜:液膜、膜催化、膜反 应器 |
◎按结构分 |
多孔膜
非多孔膜
晶形膜
液膜
|
◎按用途分 |
气相系统用膜
气液系统用膜
液液系统用膜
气固系统用膜
固固系统用膜
液固系统用膜
|
|
|
膜的定义 |
|
膜还没有一个完整精确的定义,一种通用的广义上的定义是膜是两相之间的不连续区间。膜是有一定三维结构的隔层,以区别通常所说的“相界面”。照此定义,膜可分为固相、液相和气相。
以高分子材料、致孔剂、添加剂为主要原料,采用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膜,这种膜对溶液具有选择透过性,只能使溶剂或溶质透过,或只能使某些溶剂或溶质透过,而不能使另一些溶剂或溶质透过,膜的这种分离性能又称为半透膜。
|
基
本
原
理 |
膜技术在水处理中应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溶液(原水) 中的水分子具有透过分离膜的能力,而溶质或其他杂质不能透过分离膜,在外力作用下对水溶液(原水)
进行分离,获得纯净的水,从而达到提高水质的目的。 |
应
用
领域
|
膜技术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
|
膜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膜技术在特殊行业水处理中的应用 详细内容>> |
|
|
膜的发展史 |
◇古代◇ |
在我国《淮南子》里已有制豆腐的记叙。随后人们又知道了制豆腐皮、薄粉等方法,这可以说是人类利用天然物制得“人工薄膜” |
最早的记录。对膜过程的利用,最早也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我国古代的先民们在造纸、烹饪、炼丹和制药的过程中就利用了天然生物膜的分离特性。古籍中提到“莞蒲厚洒”、“弊单淡卤”以及“海井淡化海水”等记载。 |
◇近代◇ |
☆ 1748年,Nollet注意到水自发透过猪膀胱渗入到酒精中的渗透现象;
☆ 1864年,Traube成功研制出第一片人造膜-亚铁氰化铜膜;
☆ 19世纪30年代,硝酸纤维素微滤膜商品化;
☆ 1953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Reid等人最早提出反渗透海水淡化;
☆ 1960年,Loeb与Sourirtajan发明了第一代高性能的非对称性醋酸纤维素膜,反渗透(RO)首次用于海波及苦咸水淡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