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流域水质目标精细化管理暨新安江生态补偿实践研讨会9日在黄山开幕

11月9日,“第四届中国流域水质目标精细化管理暨新安江生态补偿实践研讨会”在中国黄山正式开幕,本届研讨会以“保护绿水青山 共享绿色发展”为主题,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水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协同发展为主线,围绕相关主题开展广泛、深入研讨,对流域水生态环境管理、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和绿色发展的实践经验和典型案例进行了交流、宣传、推广,为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积极探索。

详细

开幕嘉宾:严刚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

以流域为单位开展水污染防治是以法律形式确定的科学治水方略。实施流域水质目标精细化管理,是精准施策、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的客观要求。

致欢迎辞:任泽锋

中共黄山市委书记

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的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正式启动以来,流域水质稳定向好,每年向千岛湖输送近70亿立方米干净水、占千岛湖年均入库水量近70%,初步走出一条上游主动强化保护、下游支持上游发展的互利共赢之路。

新形势下的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

环节主持人:王东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总工程师

孙 勇

黄山市委副书记、市长

《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推深做实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

“新安江模式”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积极探索和生动实践,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保持了良好生态环境,筑牢了下游生态屏障,形成了绿色发展格局,创造了试点示范经验。但目前仍然面临资金、保护、发展的困难与压力。

赵世新

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副司长

《流域水环境管理思路》

要学懂弄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水生态环境问题涉及面广,有七大流域、三大片区,南北差异、东西差异都很大,治理要求高、技术复杂,治理难度也很大,治理的周期一般比较长,需要精心研究科学施策、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

徐卫华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从理念到实践》

通过政策机制创新、市场机制创新与技术创新将生态产品的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让生态产品提供者获得经济利益,促进生态产品的可持续供给,也是绿色发展的新路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刘 毅

清华大学教授

《水污染排放清单理论方法》

流域水污染物排放管控体系目前还不健全不系统,亟需构建流域高时空精度水污染源排放清单。建议建立国家水污染排放清单编制技术体系,建立国家水环境模型的技术验证平台和参数库,开展不同水文条件和污染特征流域案例研究。

郜红建

安徽省推广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联席

《对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探索与思考》

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取得积极成效,但目前三轮新安江生态补偿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协商推动的结果,缺少权威的理论和数据支撑,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流域水污染治理的问题与展望

环节主持人:郭怀成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史晓新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处长

《水功能区的理论与实践》

未来还需强化水功能区纳污限排与陆域污染源减排控制衔接联动,启动不合理水功能区调整(试点)及技术保障工。

王东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总工程师

《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四五”规划思路》

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将总结“十三五”水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成效与经验,明确体现流域特色的水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基于水功能区的空间管控体系,识别突出水生态环境问题,明确“十四五”在中长期水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定位,设计规划任务。

陈少强

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财力和支出责任的重新匹配》

目前新安江水质为优,持续“保优”压力大,流域内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河道生态保护综合执法力量不足等,都会给“保优”带来一定的难度。

周建军

清华大学教授

《鄱阳湖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与修复对策》

应充分利用鄱阳湖流域与长江干流特殊季节差和大量水库调节,修复鄱阳湖和长江下游径流。当前除共同保护鄱阳湖自然生态环境外,国家和三峡更应该支持加强湖区适应能力建设,切实保护和改善湖区生产生活条件。

张万顺

武汉大学教授、副院长

《支撑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的流域水生态环境承载》

新时代、新形势下,急需推进长江经济带水生态环境承载能力长效监测预警机制建立,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以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控制单元为网格,从长江经济带流域水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精细化管理出发,亟需建立规范化、科学化的网格划分方法体系,强化流域水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精准化监控预警在网格层面渗透和落地。

傅 涛

E20环境平台董事长、首席合伙人/清华海峡研究院E20生态中国创新中心主任/《两山经济》作者

两山视角下流域系统施治

视频观看

企业家讲坛:生态补偿实践促绿色协同发展

主持人:傅 涛

E20环境平台董事长、首席合伙人/清华海峡研究院E20生态中国创新中心主任/《两山经济》作者

黄森辰

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 博士

打通控源截污最后一公里,助力新安江绿色发展

视频观看

陈黎媛

中环洁环境有限公司 总经理

黄山模式在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思考和实践

视频观看

周 强

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通源环境在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中实践与思考

视频观看

阎 中

北京中源创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垃圾分类及有机垃圾处理技术的绿色发展实践

视频观看

参会报名

田女士

电话:010-88480406

手机:15101134489

传真:010-88480301

E-mail:tym@e20.com.cn

商务合作

李先生 

电话:010-88480401

手机:15810365957

传真:010-88480301

E-mail:lhy@e20.com.cn

媒体合作

谷先生 

电话:010-88480317

手机:15810348398

传真:010-88480301

E-mail:gl@e20.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