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羊皮筏  

  皮筏历史悠久。最早见于《水经注·叶榆水篇》,《宋史·王延德传》记载:“以羊皮为囊,吹气实之浮于水”。兰州皮筏,兴起于清朝光绪年间,是游牧为生的少数民族群众根据皮胎漂浮不沉的原理,经过长期的生活经验创造出的一种原始的水上运输工具。最初是以牛皮袋捆在木排下制成,后逐渐为经济、实用的羊皮筏所取代(通常以13只羊皮组成一筏)。在旧中国,西北边陲交通闭塞,青海的羊毛和兰州的水烟全靠黄河上的皮筏、木筏运往包头,再转火车运往津、沪。

 

 
   
中国水网www.h2o-china.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