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遂庆(Liu Suiqing)教授 |
1970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留校任教, 从事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教学及科研工作。1978年至1981年攻读同济大学市政工程专业研究生,师从著名给水排水专家杨钦教授从事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与运行最优化研究,获工学硕士学位。1984年至1987年受国家公派赴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和伯明翰大学作访问学者和访问研究员, 从事水力学和水环境计算机模拟研究。1987年回国后,担任同济大学给水排水工程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1990年至1994年赴英国布拉福得大学(University of Bradford)参加中国-欧共体“水资源与水环境计算机数学模拟”合作科学研究,任欧共体科技合作署研究员、布拉福得大学高级研究员。1994年回国后,担任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常务副院长、院长。曾任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院长、同济大学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现任长江技术经济研究会环境保护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理事、给水委员会委员兼给水管网研究会理事长。
|
刘遂庆教授长期从事给水排水工程、水资源与水环境系统理论和最优化方法研究和教学工作,讲授《给水工程》、《环境流体力学》、《最优化理论及工程应用》和《计算机软件及应用》等本科生及研究生主干学位课程。参加或主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给水管网水力计算方法及软件开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城市给水管网优化调度与运行”、国家“七五”及“八五”科技攻关项目“水处理CAD技术与应用研究”、国家“863”高技术研究项目“太湖地区城市给水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上海市科研项目“上海市青草沙水源地予可行性研究”、“上海市供水水质改善方案研究”、中国—欧共体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水环境数学模拟方法和计算机软件开发”和“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研究”、中英合作“大学联合学术交流”及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上海供水技术与人才培训”等重大科研项目。多次赴英、美、德、法、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瑞士、芬兰、丹麦、挪威、俄罗斯、泰国等国访问、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多次主持或联合主持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科研成果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技术专利,合作主编“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参加编辑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3本,发表论文60余篇,培养博士生和硕士生30余名。 |
李树平(Li Shuping)副研究员
|
工学博士,1972年4月生。
1997年3月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市政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
2000年7月毕业于同济大学市政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
2000年7月--2003年3月,上海市苏州河综合整治建设有限公司工作;
2001年9月获软件工程系统分析员资格证书;
2003年3月起在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市政工程系先后任工程师、副研究员;
2005年2月—2006年2月,法国里昂国家应用科学学院城市水文学实验室博士后研究工作。
研究领域为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和运行最优化。主要参与的课题有宁波市自来水总公司“宁波市城市供水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技术研究”;中法研究协作网计划(P2R):“水资源可持续开发管理与保护”;江苏省建设厅“城市排水检测技术与管理体系研究”等。 |
陶涛(Tao Tao)副教授 |
工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1974年8月生,于1998年6月在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获得硕士学位,并于2001年6月在武汉大学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水资源系统可持续利用管理与风险分析;2001年6月进入同济大学市政工程专业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城市水资源可持续管理及利用、水资源与水环境及保障城市供水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技术措施研究。现从事水资源及市政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讲《环境流体力学》及《供水水文地质》等学位课程。近八年来已先后作为研究骨干承担了多项水资源系统可持续利用管理的研究课题,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城市化进程中水资源可持续管理模型及信息化集成研究(50409016)”;中欧科技合作第五框架项目:“Sustainable Agroecosystem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Urban Interaction in regions and cities of China(SUSDEV-CHINA)第四课题:城乡发展与水资源问题分析”;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水资源可持续开发管理与保护”(2004AA649410);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水资源可持续开发与保护理论及保障技术(2005DFA90140)”等重大项目。获得2003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在《水利发电学报》、《水电能源科学》、《水利水电科技进展》、《武汉大学学报》、《同济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2005年荣获同济大学苏邦俊奖励金二等奖。 |

信昆仑(Xin Kunlun)博士
|
工学博士,博士后。1977年5月生,山东无棣人,2000年3月在青岛建筑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自2000年3月在同济大学市政工程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2003年3月获工学博士学位。2003年4月在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GIS在市政及环境工程领域的深层应用。2005年4月出站后在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市政工程系任教,主讲给排水工程计算机软件方法、给排水系统概论等学位课程。
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给水排水系统计算机模拟与设计运行优化技术,水环境数值模拟等。作为骨干成员主要参与项目有: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城市给水系统最优化理论研究和软件开发”,国家科技部高新技术研究项目(863项目)分课题:“管网二次污染控制和供水安全输配技术研究”,上海市科委项目:“供水管网爆管事故预防与工程示范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水源地信息辅助管理GIS系统”软件一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05SR01417),在《信息与控制》、《中国给水排水》、《给水排水》等国内专业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5篇 |
◆研究成果 |
博士课题组已完成的研究项目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给水管网水力计算方法及软件开发”、“城市给水管网优化调度与运行”
· “七五”及“八五”国家科技攻关科研项目“水处理CAD应用研究”
· 中国—欧共体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水环境数学模拟方法和计算机软件开发”
· 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城市给水系统最优化理论研究和软件开发”
· 中欧科技合作第五框架项目:“Sustainable Agroecosystem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Urban Interaction( SUSDEV-CHINA) (ICA4-CT-2002-10004), 2002.10-2005.9,主要承担第四分课题:城乡发展中水资源问题分析。
· 国家科技部高新技术研究项目(“863”项目)分课题:管网二次污染控制和供水安全输配技术研究,2003.1-2005.12
正在承担的主要项目
·中法研究协作网计划(P2R):“水资源可持续开发管理与保护”,主要承担城市水资源雨水管理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化进程中水资源可持续管理模型与信息化集成研究”
· 江苏省科委项目:“城市供水管网安全可靠性评估与更新改造优化策略研究”
· 江苏省科委项目:“城市排水监测技术与管理体系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