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汤鸿霄,男, 研究员,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工程院院士。1931年10月4日生于北京,1958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给水排水工程专业,1959年在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任教师,主讲水化学课程,1977年到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1985 年转为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从事科学研究及研究生教学工作,1984-1985年在瑞士水资源与水污染控制研究所作访问研究学者。1995年5月评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界面水质过程研究组长。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研究方向及科研成果
  长期从事环境水质学、环境工程学和用水废水处理技术的科学研究及教学工作。开拓我国”用水废水工程化学“和”环境水化学“学科领域,创建了“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历年参加及主持蓟运河汞污染、湘江镉污染、鄱阳湖铜污染的评价防治研究,有机有毒物的吸附、光催化降解,酸雨水化学及水质模式计算研究。在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理论、开发、生产及应用工艺的多年系列研究中作出重要成果。目前主要进行微界面水质过程,水体颗粒物,污染沉积物、吸附絮凝理论、高效水处理工艺技术,计算模式及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等方面研究。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及面上基金,中科院重点及国际重大合作项目,历年获国家、中科院及省部级奖励多项次。近年如: 1999 年获国家何梁何利奖,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 SCI 引用经典论文奖 , 2000 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2002 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 2004 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历年著译书多种,在 国内外刊物 发表文章 30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数十篇。

彭永臻,1949年生于哈尔滨市、工学博士,现任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带头人,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1968年至1973年为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知青;1981年作为我国首批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 (原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1995年获环境工程专业博士学位。1990年与1993年分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与教授,1997年评为博士生导师,1999年获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2000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全国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 全国环境保护专业注册工程师考试专家组成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给水排水学会理事,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城市给水排水委员会委员, 《环境科学学报》副主编,《中国给水排水》、《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和《水处理技术》杂志编委;,国际水学会(IWA)、日本水环境学会(JSWE)和美国水环境学会(WEF)会员。
研究方向及科研成果
  研究污水生物处理的理论与应用、污水处理系统的自动控制与智能控制、水环境与污水处理工程的管理信息系统。已主持了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2项教育部优秀年轻教师基金等近30项国家与省部级科研项目,目前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项目和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等8项科研项目。主编与参编了3本全国统编教材和2本专著,发表教学与科研论文28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的论文70余篇。指导的研究生已有35人毕业,其中15人获博士学位,目前指导的在读博士生15人,硕士研究生12人。1995年以来获得了7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和科技进步奖,200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曲久辉,男,工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57年10月生于吉林,1982年1月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7月和1992年4月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大学,分别获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1994年9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后出站,1996年在美国Auburn大学作访问学者。现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顾问,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理事,《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杂志主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水污染控制技术与治理工程"总体专家组组长,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河海大学等兼职教授。
研究方向及科研成果
  主要从事水质转化机制与水污染控制基本原理与应用技术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30余篇,已申请和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9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制定国家行业标准2项,出版专著1部,获省部委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三等奖3项,其它科技进步奖2项,国家"九五"科技攻关优秀成果奖1项,国际学术奖1项。目前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国家高技术发展研究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


中国水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