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世界“地球日”的由来:民意的自然爆发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 (World Earth Day) 。中国2007年确定的主题是“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开始”。 “地球日”的发起,源于美国参议员盖洛德·尼尔森(Gaylord Nelson)在1962年的一个想法。 这一年11月,尼尔森决心说服肯尼迪总统在国内作一个有关环境保护的旅行。他认为,这个做法可以使长期以来被美国政坛所忽视的环境问题得到关注。 这个建议,最终得到了肯尼迪总统的首肯。1963年9月,总统在美国十一个州作了为期五天的环保旅行。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这次旅行并没有使环境被提到政治议程中。 尼尔森自己也在二十五个州对各种各样的人作了有关环境问题的演讲。与此同时,人们都注意到了全国范围内的环境退化,而政治家却对此视而不见。 1969年夏天,尼尔森在西部进行环保巡回演讲。这时,反对越南战争的游行,已经蔓延到了全美的大学校园内。尼尔森突然想到,为什么不组织一次针对环境问题的大规模游行呢?他觉得,这种凝聚了公众关注和学生热情的游行,可以使得环境问题进入政治议程。 这个主意,有些豪赌的意味,不过尼尔森认为很值得一做。1969年9月,尼尔森在西雅图召开的一个会议上宣布,一个全国性的以环境为名义的游行,将于次年春天举行,任何人都可以参加。 消息传遍美国,得到了热烈响应,尼尔森收到数不尽的电报,信件以及电话。 1969年11月30日,纽约时报对此事做了详尽报道。时年25岁的哈佛大学法学院学生丹尼斯·海斯很快就将尼尔森的提议变成了一个在全美各地展开大规模社区性活动的具体构想,并得到很多青年学生的积极响应。 1970年4月22日,全美有两千万人参加了首次“地球日”活动。这标志着美国环保运动的崛起,同时促使美国政府采取了一些治理环境污染的措施。 如果没有广大民众的支持,这次活动不可能成功,因为尼尔森和他的同伴们不可能拥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在这么多的地方组织这么多的人。 从这个意义来说,“地球日”活动,实际上是一次来自底层的民意的自然爆发。 作为人类现代环保运动的开端,“地球日”活动推动了多个国家环境法规的建立。1990年4月22日,全球140多个国家、2亿多人同时在世界各地举行多种多样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这项活动得到联合国的首肯。其后,每年的4月22日被确定为“世界地球日”。 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然而,近几十年来,人类在最大限度地从自然界获得各种资源的同时,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破坏着全球生态环境,导致全球气候和环境急剧变化。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今年2月在巴黎发表的第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指出,从20世纪中期至今,全球超过90%的温度上升现象可能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有关。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烧煤和石油等燃料,排放过量的二氧化碳,致使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不断增加。人类过度耕种、过分放牧和狂砍滥伐森林,使森林等植被横遭毁坏也是气候和环境恶化的一个主要原因。另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无限制地浪费水资源、无节制地使用空调等电器、汽车排放的尾气等也制造了大量不必要的温室气体。 因此,保护地球环境要从节约资源开始。近年来,国际社会正逐步采取相关措施保护地球环境。2000年制定的《联合国千年宣言》将环境保护问题纳入其中。2006年2月,旨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标志着人类在控制全球环境方面迈出了一大步。此外,每一位社会公民都要从自身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少开汽车、多用节能产品和节制使用空调,为保护地球环境作出自己的贡献。 |
中国水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