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介绍
Process Introduction

■ 待处理水经过预处理后,进入混凝反应器,与一定浓度磁种混合均匀;
■ 含有一定浓度磁种的水体,在混凝剂和助凝剂作用下,完成磁种与非磁性悬浮物的结合,
形成微磁絮团;
■ 经过混凝反应后,出水流入超磁分离设备,在高磁场强度下,已形成的磁性微絮团由磁盘
吸附、打捞,实现微磁絮团与水体的分离,出水直接排放或回用;
■ 由磁盘分离出来的微磁絮团经磁回收系统实现磁种和非磁性污泥的分离,磁种回收再利用,
污泥进入污泥处理系统。
■ 含有一定浓度磁种的水体,在混凝剂和助凝剂作用下,完成磁种与非磁性悬浮物的结合,
形成微磁絮团;
■ 经过混凝反应后,出水流入超磁分离设备,在高磁场强度下,已形成的磁性微絮团由磁盘
吸附、打捞,实现微磁絮团与水体的分离,出水直接排放或回用;
■ 由磁盘分离出来的微磁絮团经磁回收系统实现磁种和非磁性污泥的分离,磁种回收再利用,
污泥进入污泥处理系统。


1、水力停留时间短:污水进入超磁分离设备到净化出水的水力停留时间一般为3~5分钟,是加砂高速沉淀及高密度沉淀等水力停留时间的1/10~1/20,实现了污水中的悬浮物与
水快速分离。
2、占地面积小:磁力分离比重力分离速度快、水力停留时间短,使水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大为减少,如日处理24000吨污水净化工程占地面积仅为200m2,大大节省基建费用。
3、处理水量大:单台设备处理水量最大可达1500m3/h。
4、运行费用低:系统装机容量小,耗电量低;水处理药剂投加量较传统混凝技术节省药剂20%以上。
5、磁种损耗量极低:超磁分离水处理工艺的磁种在系统内循环使用,回收率高,达98%以上。
6、出水水质好:出水SS最低可低于10mg/l以下。
7、水头损失小:超磁分离设备系统内进出水自流式设计,水头损失仅0.2m。
8、污泥浓度高:超磁分离设备连续排出的污泥含水率≤92%,可省略污泥浓缩装置,直接进入污泥脱水机处理。
9、工艺流程短,设备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运行启动快,维护检修简单,是高效、低成本进行污水固液分离的典型代表工艺之一。
2、占地面积小:磁力分离比重力分离速度快、水力停留时间短,使水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大为减少,如日处理24000吨污水净化工程占地面积仅为200m2,大大节省基建费用。
3、处理水量大:单台设备处理水量最大可达1500m3/h。
4、运行费用低:系统装机容量小,耗电量低;水处理药剂投加量较传统混凝技术节省药剂20%以上。
5、磁种损耗量极低:超磁分离水处理工艺的磁种在系统内循环使用,回收率高,达98%以上。
6、出水水质好:出水SS最低可低于10mg/l以下。
7、水头损失小:超磁分离设备系统内进出水自流式设计,水头损失仅0.2m。
8、污泥浓度高:超磁分离设备连续排出的污泥含水率≤92%,可省略污泥浓缩装置,直接进入污泥脱水机处理。
9、工艺流程短,设备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运行启动快,维护检修简单,是高效、低成本进行污水固液分离的典型代表工艺之一。


普通水体中悬浮物一般不带磁性。超磁分离水体净化技术是将不带磁性的水体悬浮物赋予磁性,然后通过超磁分离机进行固液分离,水体得到净化;水体中分离出来的泥渣经磁种回收系统分散、脱磁后实现磁种与泥渣的分离,磁种进入下一个循环使用过程。超磁分离水体净化技术的系统设备由四大部分组成:加药系统部分、混凝系统部分、超磁分离系统部分和磁种投加及回收系统部分组成。

a、磁种加载:针对不同水体采用不同级配的磁种,以磁种作为载体,在混凝剂和助
凝剂的作用下,使水体中的悬浮物微絮团具有 微磁性。
b、药剂投加:投加水处理常用的混凝剂和助凝剂,如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铝铁、聚
合硫酸铁、聚丙烯酰胺等,实现微磁絮凝。
c、磁种回收:通过磁种回收系统实现磁性泥渣絮团的分散、脱磁与分离,回收磁种,
再循环重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