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昆明阳宗海砷含量超标,造成水体严重污染事件,引起云南省委、省政府密切关注。对阳宗海负有管理责任的昆明市宜良县、玉溪市澄江县分管环保的官员,却要么表示对污染原因不知情,要么表示不方便说,保持缄默。

国家环保部对阳宗海水体污染事件现场督查

多头管理并非阳宗海污染根源

最新播报
· 阳宗海污染事件处置情况通报会举行
· 云南阳宗海砷污染无官员致歉 当地启动问责制
· 云南阳宗海砷污染续:所有捕鱼船统一登记管理
· 阳宗海污染带来连锁反应 村民损失该谁来赔
· 云南阳宗海遭重度污染 水质恢复至少三年时间
· 与锦业老总对话 探访阳宗海砷之源
· 云南阳宗海污染大户成政府表彰重点企业
· 云南阳宗海砷含量超标水体污染严重
政府应对
· 云南环保局:污染主因及目前采取的措施
· 云南省10项措施全力治理阳宗海
· 阳宗海水污染 云南采取措施降低危害恢复水质
· 保护阳宗海至今没有总规划
· 玉溪市政府:已切断污染源
· 云南省水利厅:已采取饮水安全应急处理措施
· 昆明市政府:3年使阳宗海水质恢复到Ⅲ类
· 阳宗海砷污染追踪:工厂关停并接受多方调查
事件影响
· 阳宗海“三禁”后 庄稼没了灌溉用水
· 受砷污染的阳宗海全面实施“三禁”
· 阳宗海遭砷污染 居民只能吃桶装水
· 云南阳宗海已停止向宜良供应自来水
· 政府下发禁捕令 云南阳宗海数百户渔民生计堪忧
· 云南阳宗海遭污染续:周边居民生活未受太大影响
· 阳宗海污染事件影响周边旅游业
· 昆明主城自来水水源未受阳宗海污染影响
阳宗海事件过程回顾
一、事端初发 NGO出力不小
8月份《2008昆明市环保简报第21期》中《加强区域联动执法 开展阳宗海流域企业专项检查》予以报道; 二、事件扩大 本地媒体率先报道
(一)初期报道 就事论事
8月28日,《春城晚报》着手对该事件进行采访;
(二)深度调查 揭露问题真相
8月30日《云南法制报》开始着手调查该事件;
(三)报道隐线 政府或有不作为
三、全国爆发 考验云南行政问责
(一)全国媒体 重点问责地方政府
17日晚新华社发文《云南严肃查处一起水体污染事件 相关企业被严查责任人被刑拘》;
(二)地方媒体 评论并客观报道
9月18日,云南网发表评论《阳宗海边的较量》;
四、最新动态 问责与否舆论关注
9月23日,新华网发表评论《环保部门成了地方政府养的“猫”? 》 [查看全文]
法律问责
· 问责最高会涉及哪一级官员
· 阳宗海污染事件咋揭云南官场的短
· 阳宗海发生污染事件 当地环保官员称不知情
· 为患七年 都拿“锦业”没辙?
· 锦业公司四大罪状
· 阳宗海砷污染追踪:工厂关停并接受多方调查
专家建议
· 云南阳宗海水质恢复至少需3年时间
· “两市三县”早应该共同治理阳宗海
· 候明明:“已经预感到这个问题了”
· 专家:饮用水含砷大于0.1毫克/升可致中毒
· 砷中毒对人体的危害与砷污染
· 砷污染来源与砷中毒的常识
图片新闻
无水灌溉的农田和无助的农民 美丽的阳宗海 澄江锦业干涸的污水沟 砷污染致鱼类死亡 猫和老鼠
美丽阳宗湖

文阳宗海古称“大泽”、奕休湖,明朝时又称明湖。据史料记载,阳宗海是以驻地而得名的:南诏大理国时期设三十七部,明湖一带为强宗部,南宁宝佑四年(公元1256年)设强宗千户所。后强宗讹为阳宗,故名阳宗海。 [查看全文]

 

砷介绍

砷,又名砒,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一种非金属。在土壤、水、矿物、植物中都能检测出微量的砷。正常人体组织中也含有微量的砷。本来非金属砷因不溶解于水,是没有毒性的,但是,砷化物,特别是三氧化二砷,却是剧毒的。[查看全文]

类似事件回顾
· 云南澄江8人砷化物中毒1人死亡
· 郴州砷中毒事件:漠视环保付出惨重代价
· 衡阳界牌镇砷污染:毒矿害了一镇人
· 国外砷污染 日本森永奶粉事件死亡130人
· 科学家绘制砷污染风险地图
· 砷污染逼近--北京部分农产品含砷量已近临界值
调 查

您认为阳宗海几年内能恢复水质?

3年内就能恢复
5年内才能恢复
10年内才能恢复
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不好说

评 论
· 阳宗海污染事件竟然无人担责?
· “不知情”不是卸责的挡箭牌
· “环保猫”,你千万别打盹
· 护利的盾牌
· 环保部门成了地方政府养的"猫"?
· 阳宗海污染事件呼唤环保体制创新
· 阳宗海清澈碧波被污染,当地政府在打酱油?
反 思
违法成本低处罚形同虚设,归根到底,是利益作崇.如今守法成本高,而违法成本太低,经济出发奈何不了这些企业,撤换了领导,新来的也会算帐.低成本的处罚,确实纵容了不少污染企业.
环保机构失去监管作用,由于管理体制的制约,一些地区把环保部门当成了"私生子",不少县级政府连环保局也没有单设,而是"挂"在建设部门里,还有一些县级的环保局属于"事业编制",根本就不具备行政执法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