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阳宗海事件过程回顾 |
一、事端初发 NGO出力不小
8月份《2008昆明市环保简报第21期》中《加强区域联动执法 开展阳宗海流域企业专项检查》予以报道;
二、事件扩大 本地媒体率先报道
(一)初期报道 就事论事
8月28日,《春城晚报》着手对该事件进行采访;
(二)深度调查 揭露问题真相
8月30日《云南法制报》开始着手调查该事件;
(三)报道隐线 政府或有不作为
三、全国爆发 考验云南行政问责
(一)全国媒体 重点问责地方政府
17日晚新华社发文《云南严肃查处一起水体污染事件 相关企业被严查责任人被刑拘》;
(二)地方媒体 评论并客观报道
9月18日,云南网发表评论《阳宗海边的较量》;
四、最新动态 问责与否舆论关注
9月23日,新华网发表评论《环保部门成了地方政府养的“猫”? 》 [查看全文]
|
|
|
|
|
|
|
|
|
|
|
图片新闻 |
 |
 |
 |
 |
 |
| 无水灌溉的农田和无助的农民 |
美丽的阳宗海 |
澄江锦业干涸的污水沟 |
砷污染致鱼类死亡 |
猫和老鼠 |
|
|
|
美丽阳宗湖 |
文阳宗海古称“大泽”、奕休湖,明朝时又称明湖。据史料记载,阳宗海是以驻地而得名的:南诏大理国时期设三十七部,明湖一带为强宗部,南宁宝佑四年(公元1256年)设强宗千户所。后强宗讹为阳宗,故名阳宗海。 [查看全文]
|
|
|
砷介绍 |
砷,又名砒,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一种非金属。在土壤、水、矿物、植物中都能检测出微量的砷。正常人体组织中也含有微量的砷。本来非金属砷因不溶解于水,是没有毒性的,但是,砷化物,特别是三氧化二砷,却是剧毒的。[查看全文] |
|
|
|
|
调 查 |
|
|
|
|
|
|
反 思 |
违法成本低处罚形同虚设,归根到底,是利益作崇.如今守法成本高,而违法成本太低,经济出发奈何不了这些企业,撤换了领导,新来的也会算帐.低成本的处罚,确实纵容了不少污染企业.
环保机构失去监管作用,由于管理体制的制约,一些地区把环保部门当成了"私生子",不少县级政府连环保局也没有单设,而是"挂"在建设部门里,还有一些县级的环保局属于"事业编制",根本就不具备行政执法资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