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李克强总理在做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加强新污染物的治理;今年3月份,生态环境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再次聚焦新污染,对新污染物进行了权威解读;5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对新污染物治理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新污染治理行动方案》提出,将选取一批重点企业和工业园区开展新污染物治理试点工程,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新污染物治理领域,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新污染物治理的信贷支持力度。

而新污染物涉及行业众多,产业链长,面对众多优惠政策的加持,相信后期会有众多企业争相加入新污染物治理的赛道。

认识新污染物

新污染物不同于常规污染物,指新近发现或被关注,对生态环境或人体健康存在风险,尚未纳入管理或者现有管理措施不足以有效防控其风险的污染物。

分四大类:一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二是内分泌干扰物,三是抗生素,四是微塑料,在被排放到环境中后,被界定为新污染物。

两大特点:

一是“新”。新污染物种类繁多,目前全球关注的新污染物超过20大类、每一类又包含数十或上百种化学物质。随着对化学物质环境和健康危害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环境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可被识别出的新污染物还会持续增加。

二是“环境风险大”。 多具有器官毒性、神经毒性、生殖和发育毒性、免疫毒性、内分泌干扰效应、致癌性、致畸性等多种生物毒性。

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

1.危害比较严重。新污染物对器官、神经、生殖发育等方面都可能有危害,其生产和使用往往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存在较大风险。

2.风险比较隐蔽。多数新污染物的短期危害不明显,可是一旦发现其危害性时,污染物可能通过各种途径已经进入环境中。

3.环境持久性。新污染物大多具有环境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在环境中难以降解并在生态系统中易于富集,可长期蓄积在环境中和生物体内。

4.来源广泛性。我国是化学物质生产使用大国,在产在用的有数万种,每年还新增上千种新化学物质,其生产消费都可能存在环境排放。

5.治理复杂。对于具有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的新污染物,即使以低剂量排放到环境,也可能危害环境、生物和人体健康,对治理程度要求高。

如何对新污染物进行治理

通过对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筛查和评估,“筛”“评”出需要重点管控的新污染物。然后对重点新污染物实行全过程管控,包括对生产使用的源头禁限、过程减排、末端治理。

2022年5月24日,国务院印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对新污染物治理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提出,到2025年,我国要完成高关注、高产(用)量的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筛查,完成一批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动态发布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对重点管控新污染物实施禁止、限制、限排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法规制度体系和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健全,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明显增强。

《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从六个方面对新污染物治理工作进行系统安排部署:

1、加强法律法规制度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建立新污染物治理跨部门协调机制,按照国家统筹、省负总责、市县落实的原则,全面落实新污染物治理属地责任,建立健全新污染物治理体系。

2、开展环境调查监测,评估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状况,建立化学物质环境信息调查制度、新污染物调查监测制度和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制度,动态发布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及其禁止、限制、限排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

3、全面落实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制度,严格实施淘汰或限用措施,加强产品中重点管控新污染物含量控制,严格源头管控,防范新污染物产生。

4、加强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规范抗生素类药品使用管理,严格农药使用管理,强化过程控制,减少新污染物排放。

5、加强新污染物多环境介质协同治理,强化含特定新污染物废物的收集利用处置,深化末端治理,降低新污染物环境风险。

6、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夯实新污染物治理基础。

新污染物治理将开启产业哪些大门
新污染物监测检测市场

新污染物治理,对于环保行业首先释放的就是监测行业商机。

最新发布的《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布置了6方面工作,其中第二项就是“开展环境调查监测,评估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状况”。

去年10月,在“2021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也曾表示,新污染物治理,首先第一项任务就是“全国大调查”。据介绍,由于新污染物种类较多,并非所有的新污染物都要进行管控。所以国际通行的做法是:首先使用环境监测手段,系统分析新污染物的环境暴露水平,识别环境排放源,然后评估新污染的环境风险,再对高风险的新污染物进行重点管控。因此,开展环境监测、掌握新污染物的环境暴露水平,是新污染物管控的首要步骤。

开展新污染物环境监测是掌握新污染物的环境暴露水平、治理新污染物的重要手段。

据悉,由于新污染物种类较多,并非所有的新污染物都要进行管控。国际通行的做法是,首先使用环境监测手段,系统分析新污染物的环境暴露水平,识别环境排放源,然后评估新污染的环境风险,再对高风险的新污染物进行重点管控。因此开展环境监测、掌握新污染物的环境暴露水平,是新污染物管控的首要步骤。

正因监测是治理和筛查新污染物的第一步,所以新污染物监测领域是目前环境治污领域的巨大增量市场。

我国新污染物生产和使用量均居世界前列,但在风险防范政策措施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近年来,国家层面正积极将新污染物纳入环境风险防范体系,新污染物监测治理工作已是箭在弦上。

新污染物治理市场

《行动方案》提出,加强科学评估,严格源头防控,加强过程控制,深化末端治理。其次,加强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用制度保障新污染物治理。第三,加强统筹协调,强化监管执法。此外,《行动方案》还提出,拓宽资金投入渠道,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新污染物治理领域。相信,之后会有更多的企业参与到新污染治理的行列中来。

新污染物末端治理市场的释放,将涉及各行各业,新污染末端治理市场也将在水、大气、固废三个领域充分释放,在此过程中,拼的是技术,只有具备创新技术才能够在新污染物治理市场中获取参赛权。

新污染物治理市场确实是一片蓝海,市场要如何开发、治理要如何运作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不仅需要政策的不断完善,也需要产业主体积极参与并贡献力量。

企业布局

建工修复瞄准我国在新污染物危害识别、检测技术、污染控制的科技需求,正在开展针对全氟化合物这类新型污染物的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课题…… [详细]

首创环保在投资者平台就公司在新污染物领域的发展规划回复投资者时表示,首创环保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新污染物治理相关工作…… [详细]

中持股份就借鉴发达国家制定新污染物有效防治对策时提出的一个重要原则:协同处理,推出高级氧化技术、多效澄清技术,并且在“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中进行了相关技术的验证和实践,进行了极限脱氮除磷和对新污染物的处置,保障水质的安全性…… [详细]

复洁环保将紧紧围绕《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的主要方针,聚焦新污染物、高标准、低能耗等方向,在细分领域持续创新,不断增强绿色低碳环保装备的供给能力,为行业和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详细]

南大环境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指导方针,为各级政府、环保主管部门及大中型企业提供调查评估、分类治理方案、全过程环境风险管控方案等业务服务;同时积极开展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与管控关键技术研究,为新污染物治理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详细]

中电环保针对水处理领域新污染物治理要求,后续将根据国家政策方针以及市场需求,适时开展相关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工作…… [详细]

相关新闻
更多信息,欢迎关注E20水网固废网官方微信:

策划团队

Planning team

策划:李晓佳 赵凡 李丹

联系电话:18513850926

联系邮箱:news@e20.com.cn